能源知识
美高梅棋牌官网入口【企业】从“单项冠军”到“创新总部”重塑能源领跑氢能产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嘉定区域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企业科技产品持续上新,凸显了嘉定制造的硬实力。
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即日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坐标嘉定:制造业单项冠军”系列,展现嘉定区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近期,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代表,位于北虹桥商务区的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追溯到去年底,重塑能源成功在港股上市,而在这一辉煌时刻之前,它已相继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一系列重量级认定。
这一系列荣誉的累积,正是重塑能源重视研发创新,持续攻克氢能核心技术难关美高梅棋牌官网入口,从而构建起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的生动写照。
走入重塑科技的展厅,入口处展示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总能吸引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这款产品的额定功率可达220千瓦到260千瓦,适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多元领域。
通过企业多年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搭载这一产品、面向干线高速物流运输场景的重卡,实现了电堆-30℃低温无损启动、系统寿命≥30000小时等关键技术突破,并且完成5500米海拔高原环境适应性开发,真正满足了氢能重卡实际运营中对于大功率、可靠稳定、环境适应性好、经济性好等苛刻要求。
“我们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从几年前的32千瓦到110千瓦,再到现在可扩展至260千瓦,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云晓明介绍,燃料电池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宽温域适应性,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环境,都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与锂电车辆相比,重塑能源的燃料电池在零下30℃甚至更低温度下,仍能实现低温自启动。“更低的温度适应性、更快的补能速度、更久的产品寿命,这些都是未来氢能燃料电池产品能够取得差异化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云晓明说。
在研发实验室,研发人员正使用一系列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测试。新产品的零部件在这里经过严格的测试和中试后,才会进入生产环节并推向市场。这种对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正是重塑能源能够在氢能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
作为行业首家全面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自研及量产的氢能科技企业,重塑能源在长寿命、高可靠、环境适应性等商用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企业还在行业内率先批量化使用国产质子交换膜,与产业链企业协同推动中国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
“能够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上海市创新型总部等荣誉,是对我们产品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研发信心,也推动了市场开拓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云晓明表示,通过与高校和本土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重塑能源将逐步实现八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突破。
近日,重塑能源与明阳氢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明阳氢能将发挥制氢装备的产能优势,结合重塑能源在氢能科技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制氢设备大型化、规模化生产,为工业企业能源转型提供支持。双方合作通过整合双方优势,加速技术迭代,推动氢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
重塑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琦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共同探索氢能领域新业务模式和新发展机会的良好契机,期待双方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布局形成战略互补,为行业提供更高效、更经济的氢能解决方案。
实际上,通过持续拓展氢能科技多元应用场景,重塑能源相关产品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发电、电动汽车超充、绿氢制取等领域。在道路交通领域,重塑能源携手整车企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共同开发了170余款覆盖多类型应用场景的燃料电池车型,包括客车、运输车、冷藏车、保温车、洒水车等。目前,已累计搭载燃料电池汽车超6100辆,实现零碳清洁里程超过2.7亿公里,累计帮助减少碳排放超15万吨。
数据显示,2023年,按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输出功率计,重塑能源在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3.8%。其中,氢能重卡是最大的应用领域,企业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均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超40%。
重塑能源还面向电动汽车超充、矿山机械、油气田作业、港口船舶、轨道交通等场景的绿色转型发展需求,通过率先探索示范应用项目能源知识,积极验证氢能科技在相应领域的商业应用前景。
此外,企业还将业务延伸到产业上游氢能装备领域,布局了PEM(质子交换膜)和ALK(碱性)两条制氢路线。同时不断探索氢能产业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牵头落地宁夏太阳山年产10万吨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进一步助力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发展,跑通创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将持续挖掘并充分利用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双重优势,不断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与性能优化。同时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高效协同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氢能生态的构建与发展。”云晓明说。
据了解,嘉定作为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重要承载区域,也是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中明确指定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先行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和紧密的政策支持,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方面,嘉定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并建立起了一个涵盖研发、生产、应用等多环节的非常完整的氢能生态圈,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与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